近几年国内逐步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我国即时检测行业有望基于政策利好,由于我国即时检测市场起步阶段晚于国外,当前行业规模较小,市场渗透率相应低下,市场还有较大容量,本报告将重点放在中国即时检测行业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现状等方面,对国内市场展开调研。
1、行业政策
在政策层面,2022年1月《“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中提到,加强药物临床试验核查,严格执行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重点生产企业开展全覆盖检查;同月发布的《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其中明确了加快医疗健康领域计量服务体系建设,围绕疾病防控、生物医药、诊断试剂、高端医疗器械、康复理疗设备、可穿戴设备、营养与保健食品等开展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
2、市场规模
根据北京研精毕智发布的市场分析报告,2020年中国即时检测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92.5亿元,与2019年相比同比增长约32.3%;2021年市场规模增加到123.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33.8%,报告预估未来一段期间内中国即时检测行业的市场规模将有望继续增长,到2027年将以9%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约185亿元左右。
3、细分领域
从即时检测的细分领域看,目前主要包括血糖类检测、血气/电解质分类检测、心血管类检测、传染病检测、药物滥用检测等多个应用领域,2021年血糖检测占比约为29.5%;其次是血气/电解质分类检测和心血管检测分别占比约15.4%和9.6%;传染病、药物滥用、妊娠检测占比为5.1%、3.5%和2.3%左右,其他领域占比合计为44.6%。
4、市场渗透率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即时检测市场占比体外诊断市场的份额较低,北京研精毕智的市场数据显示,2020那边国内即时检测的市场渗透率约为17.9%,较上年提高约2.7个百分点;2021年市场渗透率继续增加到18.4%,同比增长约0.5%;预测到2022年市场渗透率将会达到约20%以上,市场增速明显加快。
5、企业营收规模
国内即时检测行业的市场营收规模主要被少数几家企业所占据,2021年东方生物的即时检测业务收入规模约为102亿元,业务收入占比约为100%,远高于其他上市企业;热景生物、圣湘生物和安图生物的市场营收规模分别为53.1亿元、34.6亿元和32.5亿元左右,业务收入在公司总收入中占比约为98%、75%和81%,相比之下其他企业的市场营收规模不高,均低于30亿元以下。
目前我国从事即时检测行业的企业数量不断上升,但是由于我国行业起步阶段较晚,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行业内的高端领域份额主要被外资企业所垄断,行业竞争程度激烈。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相关报告,同时研精毕智还提供细分市场调研、行业研究报告、市场调研报告、客户委托项目调研和个性化调研等各类服务。
关注公众号
看更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