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建筑陶瓷产业在近十几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凭借内外部的发展优势与机遇,已成为世界建筑陶瓷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全球过半的建筑陶瓷产自我国。本文由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对我国建筑陶瓷的产量、进出口情况、企业数量进行了详细分析。
1、行业政策
2019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引导国内建筑陶瓷行业往节能化、清洁化方向发展。2021年12月,工信部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要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推动建筑陶瓷行业领先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和升级。在国家的引导和帮助下,建筑陶瓷行业资源配置持续优化,对实现整个行业健康长远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进一步强化了行业内领先企业的竞争优势,推动整个行业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产量
2020年随着房屋竣工数据的好转,我国建筑陶瓷产量达到85.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3%,2021年销售低迷,全年建筑陶瓷产量为81.7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4.6%。全国主要产区广东、江西、福建、四川、广西建筑陶瓷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江西同比增长超过17%,广西同比增长接近10%,其他地区产量有着不同程度的下滑。
3、产能结构
就细分行业结构来看,产能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大板成行业主要发展推动力。根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数据显示,近三年, 陶瓷砖产能由136亿平方米降至123亿平方米, 下降9.6%,其中, 抛光砖生产线减少330条,降幅达到67.76%;内墙砖生产线减少188条,产能下降19.06%;外墙砖生产线减少113条,产能下降29.59%;仿古砖生产线减少227条,产能下降28.85%;大板生产线增长8倍;陶瓷瓦产能增长30.5%。
4、进口情况
2020年我国建筑陶瓷进口量增长迅速,进口量约2240万平方米,2021年进口量回归平稳状态,约675万平方米,同比下滑70%。进口额方面,2020年进口额约15350万美元,2021年进口额达17240万美元,同比增长12%左右。
5、出口情况
根据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我国建筑陶瓷出口量自2016年以来一直呈现下跌趋势,2020年受到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跌幅明显,出口量约6亿平方米,2021年降速平滑,主要是因为疫情态势有所好转,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出台一系列政策重振经济,出口量约为5.8亿平方米。
按照出口量统计,我国建筑陶瓷主要出口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等地,2021年的出口量占比分别为16%、11.2%、10.5%。
报告中的数据来源于北京研精毕智的相关分析报告,分析师对目前中国建筑陶瓷行业的产业链、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进而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合理的行业投资建议,有相关需求请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看更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