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锂电(原材料/生产封装/应用市场)
1、天原股份:拟使用合计13.5亿元募资向锂电新材、科创公司增资,加快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建设
4月3日,天原股份公告,公司拟使用募集资金向宜宾天原锂电新材有限公司(简称“锂电新材”)增资11.8亿元,本次增资完成后,锂电新材注册资本由1亿元增加至12.8亿元。同时,使用募集资金向宜宾天原科创设计有限公司(简称“科创公司”)增资1.7亿元,本次增资完成后,科创公司注册资本由2000万元增加至1.9亿元,公司向锂电新材、科创公司增资,有利于加快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的建设,加快推进公司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布局以及加快研发检测中心建设。
2、璞泰来20亿投资复合铜箔项目,逢低继续完善锂电材料业务
4月3日,璞泰来发布公告,为充分发挥公司在工艺技术、自研设备、客户渠道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加快完成复合铜铝箔的产品开发、认证、市场推广及产线建设工作,公司计划在江苏溧阳设立全资子公司江苏卓立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以最终核定为准,以下简称“江苏卓立”),负责公司复合铜铝箔集流体材料的研发、量产及相关的产业化,并投资建设复合集流体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投资金额20亿元人民币。
3、比亚迪:拟向参股公司尚水智能采购锂电设备 关联交易额预计不超11.33亿元
3月28日,比亚迪公告,为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公司及子公司拟向参股公司深圳市尚水智能股份有限公司采购锂电设备,关联交易金额预计不超过人民币11.33亿元,比亚迪表示,随着公司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接连创下历史新高,为配套持续攀升的公司动力电池装机总量,公司需要进一步增加锂电设备投入保障动力电池产能建设的顺利推进。本次交易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产能,有利于促进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二、政策梳理
1、《2023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印发,将重点支持锂电池安全等工业产品安全标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2023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2月16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2023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指南》提出了国家标准立项重点。在强制性国家标准方面,重点围绕安全风险大、公众关注度高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快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推进支撑法律法规实施、落实强制性标准精简整合结论和复审结论为修订的标准项目立项。重点支持以下领域:1.初级产品安全标准。包括:种子(种苗)及种畜禽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2.工业产品安全标准。包括:农药、肥料、饲料添加剂、消费品化学安全、装饰装修材料安全、化妆品安全、五金制品安全、医疗器械安全、锂电池安全、电子产品安全、机动车安全、燃气燃烧器具安全、机械设备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3.资源环境安全标准。包括: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重点用能产品能效、重点行业能耗限额、重点用水产品水效、重点行业用水定额、电磁兼容、生物安全、噪声限值等;4.公共安全标准。包括:危险化学品安全、工业过程作业安全、工业粉尘防爆、储能电站安全、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个体防护装备配备。
关注公众号
看更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