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氢能(制氢/储氢、运氢和加氢/氢燃料电池和氢能源车)
1、辉丰股份签订氢氨醇绿色能源项目合作协议 打通绿氨新能源产业上下游
7月10日,辉丰股份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辉丰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辉丰石化”或“乙方”)与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签订《氢氨醇绿色能源项目合作协议》。据悉,甲方将乙方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就液氨和甲醇产品的储运销项目进行战略合作。乙方就甲方开发的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提供价格指数、供应链、物流和贸易方面的开发建议,助力甲方贯通供应链体系。甲方绿氨醇生产布局广、产能大,双方可利用大丰港独特区域优势、铁路(正在建设中的铁路支线将直达库区旁)及港口交通优势,打造国内重要的液氨、甲醇贸易供应商。同时以液氨贸易为支点,利用甲方先进的氢氨一体化技术,打通绿氨新能源产业上下游。
2、整装待发!郫都造氢燃料电池大巴积极助力成都大运会
7月7日消息,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氢能)即将奔赴现场为大运会服务的80台氢燃料电池大巴已经整装待发。为了全面保障车辆在大运会上的可靠运行,东方氢能的技术人员于近日逐一对80辆车开展了全面“体检”,确保这批车辆能优秀完成大运会交通接驳保障任务。东方氢能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批氢燃料电池大巴搭载了由东方电气集团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和锂电池大巴不同的是,氢燃料电池大巴采用氢气作为原料,只排放纯水且无二次污染。据估算,一辆氢燃料电池大巴每行驶100公里,可减少约80千克二氧化碳排放,年减碳量超过70吨,相当于4000颗树的固碳效果。
3、全国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成功产氢
近日,三峡集团鄂尔多斯准格尔旗纳日松40万千瓦光伏制氢示范项目(以下简称“纳日松项目”)成功制取第一方“绿氢”。这是全国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其IGBT制氢电源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提供。纳日松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之一,也是三峡集团首个商业化新能源绿电制氢项目。项目利用采煤回填区建设光伏电站,年均发电量约为7.4亿千瓦时,其中20%将直接输送至当地电网,剩余的80%用于氢气生产。项目安装15套1000Nm3/h(标方每小时)的碱水制氢装备,年产氢气约1万吨、副产氧气约8万吨,主要应用于化工和交通领域。
二、政策梳理
1、全国首个省份!河北生产绿氢不需危化品许可证
【河北省政府发布《河北省氢能产业安全管理办法(试行)》】7月5日,河北省政府发布了《河北省氢能产业安全管理办法(试行)》(下称管理办法)的通知。该办法明确,氢能企业按行业类别归口监督管理,绿氢生产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这是国内首个对可再生能源制氢在危化品许可方面进行放松的省份。管理办法明确,该许可仅限绿氢生产环节,氢能运输依然按照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应取得危险货物运输相关许可;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的充装单位应取得充装许可。加氢站(含供氢站)参照天然气加气站管理模式,经营性加氢站(含供氢站)应取得燃气经营许可或批复。化工企业的氢能生产,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此外,管理办法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电解水制氢(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等绿氢生产项目和制氢加氢一体站。
关注公众号
看更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