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
最新发布:中国生物育种行业挑战、发展建议及前景研究
研精智库 2022/07/01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家,同时也是最大的种子需求市场之一,根据北京研精毕智的调研数据,每年种子用量约为125亿公斤,其中商品化种子的市场消费量在60亿公斤左右,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在全球种子市场规模中占比21%,同时生物育种技术体现着当代生物科学研究的最新进程,在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陆续地出现了诸多问题,为了应对中国生物育种行业面临的挑战,研精毕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也对我国生物育种行业的未来前景作出了预测。

中国生物育种行业面临的挑战

1、生物育种技术水平落后,核心环节掌握匮乏

随着我国生物种业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基础和力量也日益增强,但是目前在生物育种技术水平方面也存在着问题,与全球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物育种技术水平落后,在核心环节掌握不足,行业技术研究力量较为分散,对生物育种重要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度不够,与此同时独立原创性研究数量比较少,在生物育种行业的关键基因和分子模块研究匮乏。

2、国内种业企业科研投入不足

从我国种业企业方面来看,对生物育种技术的科研研发资金水平不足,在国内排名前50的企业年研发投入仅为13亿元左右,与美国孟山都和德国拜耳公司的研发资金投入相比差距比较大。

3、生物育种基础理论知识普及滞后

目前我国生物育种基础理论知识普及进程滞后,在育种水平方面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对生物育种优异基因挖掘和精准鉴定的效率不高,导致一部分种源开发受到限制。

中国生物育种行业挑战、发展建议及未来前景

中国生物育种行业发展建议

1、构建规模化生物育种产业基础建设

利用高产优质的生物育种基因,构建规模化的生物育种产业基础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的研究进程,重点攻克科学难题,突破育种技术,加快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

2、完善种业支持政策

制定拥有国际视角的种业支持政策,支持种子企业做大做强,为重大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和推广提供补助政策,为种子企业提供资金保障,提高我国种企的良种选育和生物育种技术创新能力。

我国生物育种行业的未来前景

1、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政策逐步放开

近几年国家陆续地出台了支持转基因生物育种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对转基因生物育种和基因编辑育种等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规定,推动我国生物育种行业规模化发展。

2、国际生物育种市场全球化和集中化发展

随着国际生物育种市场逐步向全球化和集中化发展,少数的种企已经向规模化和集团化发展,逐步建立起全产业链创新运行体系,推进中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发展。

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可以联系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购买相关报告!

京ICP备17057460号-1

  

关注公众号
看更多报告

服务号
订阅号